我的一点分析,并非解答:
首先假设早高峰 60 分钟,1 万人,除去 1 层的,7 电梯,平均每个电梯每分钟运 23 人,而正常大小的电梯至少得两趟才能运 23 人,也就是说半分钟一趟,平均楼层 14.5,往返,加开门关门上下人,这个题目是不可能的。
不过题目允许你自己假设,你可以假设早高峰有俩小时,某个楼层的只能某个时间段来,就完了。
但我感觉这并不是题目的本意,题目的本意应该是假设所有人同时到,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随机到,如何运作电梯最有效,或者所有人总的等待时间最短。
然后题目里的区和办公室看起来没用,因为题目并没有限定说某个电梯只能到某个区。
前头的回答里,每层只有一个电梯能到,从而保证每个电梯都停的次数最少,直观感觉是最快的,因为毕竟停、上下人、再启动是最耗时的,但实际中,这是否比有两个电梯都能到达某一层从而减少了等待时间更好,我没验证过。
之所以我有这个质疑,1 是因为我原来公司正好 28 层,6 电梯,如果没记错是 3 个能到 1-x 层的,另外 3 个是 x 以上高楼层的,实际体验不错,然而另外某人力公司也是在 28 层左右,也是有 6 电梯,但貌似只有 1 个还是 2 个能到 28 层,实际体验很糟糕,总要等很久; 2 是因为实际中貌似很少有某个写字楼只有一个电梯能到某一层的,并且也没见过哪儿是求余来安排的尽量分散的,我猜可能是因为停 2-3-4 层的平均运行速度未必比停 5-10-15 要慢,要想加速可能得停 5-25 这样才能体现出来。记得原来某个公司电梯是 5-19 之间不停,期间速度明显是要快于隔两层停一下的。各大电梯厂商应该想的比我明白,我相信他们的算法就是最优的,即使不是,也是经过很久的时间检验的,比我连实验都没做要强的多。
只提一句磁盘读取算法的各位,说这个等于没说,估计只知道磁盘读取用的电梯算法但不知道到底算法是啥。
磁盘读取算法只是请求排序之后先往一头扫,到头以后再往回扫( SCAN )或者从 0 再开始扫( C-SCAN )。早高峰上到头再下到 0 层(或者 1 层,取决于你的哲学观点)这本身就是 C-SCAN,没有任何人傻到想出一个非 C-SCAN 的先停 4 层下人再回到 3 层下人再上到 5 层下人的算法的。
如果能谈谈单盘片单盘面多磁头的调度,才是本题。
说多了,我感觉出题人没想到我这么多,233,可能人就是想让你写个代码解决个实际问题看看你 coding 能力。
每天两杯可以说肯定没危害。速溶的咖啡因含量没研究过,但应该是低于滴滤的。美帝 xxx 组织的 xxx 研究结果是每天可以喝 x 杯咖啡,五六杯吧大概是,具体不记得了,感兴趣 goo 一下。
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咖啡逼格可高了,每当雀巢打折都要搞两条尝尝,特别喜欢雀巢那个红色的带 logo 的杯子,就是 TM 不一样。一块多一条,相比于一个月三四百元的伙食+生活费,真是喝不起。
毕业后去了一家国企,综合服务处的大姐很有情调,给办公室配了个电动的底滤壶,就是飞利浦几百那种的,冰箱里常备着几袋看不懂品牌的咖啡粉。心里无限感慨就是牛逼,老子也是在金融中心工作的人士了。偶尔趁办公室没人偷一袋咖啡回家,在星期六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打算小子一把,但是苦于没有器具,心一横只能把粉直接倒进烧水壶里搁燃气炉上煮。煮完味道倒是不错,但是混合的渣太多了。苦笑想喝杯咖啡真难。
后来随着换公司,接触的咖啡器材和品种也越来越多,最高级一路喝到 WMF 的几十万的顶级大型商业机,对那个水壶煮咖啡渣的下午已经淡忘了。再后来开始接触咖啡学院和手冲,开始自己搞器材,有了 aeropress 和 v60 两套,手摇磨换了又换最终一路换到电动的同时,豆子也从最初级的淘宝、illy 喝到了美国德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挪威。这时的我,对全自动机、胶囊、星巴克已经不能正眼相看了。某次去德国,不经意间喝到了意大利最流行的 esp 品牌,一路喝了几十天习惯下来之后,回家隧入手半自动机和更精细的磨。一路喝到意大利之后才发现人家不叫 esp,就叫 caffè,而如果你想装逼点一杯拿铁,你得到的将是一杯纯牛奶。突然醒悟自己在咖啡的路上走的还是基本政治正确的:多喝几年 single origin 再入 esp 的门。因为 esp 太 strong,一旦适应之后很难再回归手冲小清新了。
多年以后的今天,面对着家里的 espresso 机,在后悔当初没有买更高级的型号的同时,我还偶尔会回想起那个把咖啡粉直接放进水壶放在火上煮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然,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重新发明了一遍 turkish coffee。
@
Tokin 我用了 1 年多了 可能有点松 你没想多 我也喜欢磁力的
能截个 1080p 1440p 的全屏图吗。。
btw 我也是神族哈哈
你提的这个需求啥电脑都不会卡 其实我需求跟你差不多 16 款用了一年多 没啥问题
体验方面唯一不爽的是 如果你总看电影的话 移动硬盘拖个转接口再接 usb c 不是很稳固 而且比较麻烦 1kg 左右的重量我并不在乎 对我而言我更喜欢旧款 mbp 键盘爽点 能直接插移动硬盘也爽点
三星是不是还没出 OLED ?
来回去了很多次卖场 LG OLED 即使是 1080p 最低端的型号 不需要 4k 无论什么片源 效果都比三星 S8 或 9 系牛
但没有人家里买两台电视并排摆着一起看 所以其实区别不大
抱着这个想法 我决定买个三星低端 1080p 因为 4k 离普及还早 我并不想 future proof 这件事
做好决定之后再次去现场准备直接提货回家的时候 才发现(因为以前一直在纠结三星 S8 S9 还是 LG OLED 并未关注入门级)入门级的电视好厚啊 跟砖头似的 太丑了 当场决定价格*3 (本地价格较高)提了台 S8 系回家 很薄很漂亮 当个物件摆着也值了 虽然 4k 压根用不着
现在你要问我后悔不后悔 我很后悔 因为我后悔没买个更大的。。。电视机这玩意儿不像手机 每年都买一个 如果总买旗舰会花很多钱 而是买一个就一直放着了 以后也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了 应该多花点
同样后悔的还有我的磨豆机和 espresso 咖啡机 搞得略入门了点 想过好几次要是当时买个中高端的就好了
我觉得楼主不想去 或者最终不会去
真想干某件事的人 不会发“我是否应该 xxx ”的帖子 如果你问“我是否应该 xxx ” 那么结论八成是:你不应该
背后的逻辑就是 如果你真想干某件事 那么那些你觉得你不应该去干的理由 对于你真想去做这件事而言 压根不构成任何阻力 不值一提 想都没想 或者想一下就 pass 了不会费劲打字、开口去问
你可以以申请签证为由要求公司开个收入证明 公司并不会怀疑你是准备跳槽的
如果是虚报。。上头不是也有人支招?
我从来没有虚报过 也从来没被要求过提供收入证明 可能这就是我赚钱不多的主要原因吧 LOL
最靠谱的方式是买个房子提取 如果不想买 就买你父母名下的房 过户到你名下 一样可以提
次靠谱的方式是移民 当你获得另一个国家的国籍之后你可以选择注销中国国籍 不仅公积金 连养老保险都能取 之所以说是次靠谱 是因为这条线路是需要时间的 因为别的国家一般有规定你得呆够几年通过语言考试才能申请国籍 农村户口应该也可以销户提取 但外地城镇户口不行
如果前两种方式你铁定做不到 并且坚持一定要取 那可以试试第三种方式
人太多 估计实行不起来 不能啥都学欧洲发达国家
如果来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必须让行人 所有的车就都没法走了
小米不好吗?我看外观配置都不错啊 我一个 macbook 12 顶人家俩的价格了。。。
请问贵 v2 黑小米是有什么传统吗。。
我觉得不会被骗 无非就是退货了 一个卖 2000 块钱的 700d 你让人家怎么骗你 难道把 cmos 拆了换个 400d 的进去?那得费多大功夫。。
最多把镜头换成一个真有霉的 18-55 但这玩意儿 99 新拆机的也就卖 300 还未必有人愿意收 有霉的还不值 150 ?
不会有多大损失
交易前多少聊聊 有个判断 别跟贩子打交道就行了
等到了美国搞个银行卡汇过去不就行了 为啥都要带现金
架起来啊 amazonbasics 就可以 不花几个钱
拍违章停车的那种破相机 shutter lag 都得 1 秒 肯定没拍到明确的证据
但为什么要提申请行政复议?难道那警察追上你拦下来给了你一张罚单?
如果那路口没闯红灯摄像头你就没罚单啊 如果有的话。。交警拍不拍也没意义了
不过就事论事 我觉得如果交警拿照相机真拍到了闯红灯现场 应该是具备效力的 路人甲拍的应该不具备效力
地图知道我家和我公司还是很方便的 尤其出去玩 点一下回家路线就完了 不用每次都输入
其实我倒不介意搜集我家和我公司在哪儿这类数据 我又不是啥名人 不怕别人知道了都过来采访把门槛踩烂了 而且现在如果谁真想要你这点数据 能得到的办法太多了哎
为什么说不要去西安?西安房价在省会城市里不算最便宜的也差不多了吧